Search
搜索
领尚动态
NEWS
您的位置:
首页
/
/
/
电力知识之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异常情况处理

电力知识之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异常情况处理

  • 分类:媒体报道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11 17:21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2020年11月27日,在对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测量时发现部分抽头直阻异常,经分析和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需对本体进行排油处理,打开手孔检查后发现2K3接线柱铜线接头焊点脱落,导致接触不良。现场通过重新压接铜鼻子进行处理,回装后再次测量直阻,阻值正常,缺陷消除。

电力知识之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异常情况处理

【概要描述】2020年11月27日,在对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测量时发现部分抽头直阻异常,经分析和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需对本体进行排油处理,打开手孔检查后发现2K3接线柱铜线接头焊点脱落,导致接触不良。现场通过重新压接铜鼻子进行处理,回装后再次测量直阻,阻值正常,缺陷消除。

  • 分类:媒体报道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11 17:21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
  2020年11月27日,在对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测量时发现部分抽头直阻异常,经分析和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需对本体进行排油处理,打开手孔检查后发现2K3接线柱铜线接头焊点脱落,导致接触不良。现场通过重新压接铜鼻子进行处理,回装后再次测量直阻,阻值正常,缺陷消除。

  2 过程及分析

  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CT二次接线柱的密封圈老化严重,存在渗漏油的情况,此次结合变压器大修对CT二次接线柱的密封圈进行更换,二次线拆接工作由某供电公司二次人员负责。

  CT铭牌显示中压侧中性点的两组绕组对应各抽头变比和误差等级相同,修后进行CT直阻测量,如图1所示。测量时发现中压侧中性点2K1-2K4和2K1-2K5两对抽头的阻值异常,与1K1-1K4和1K1-1K5比较存在较大的偏差,不满足小于10%的偏差要求,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。

  调整电流电压测量夹子,在保证测量夹子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再次对其进行测量时发现2K1-2K4和2K1-2K5两组抽头测不到阻值,电流加不上去。接下来开展排查,测量其他抽头的导通情况。

  根据测量结果,怀疑2K3-2K4间存在断线的可能,由于调整夹子前已测得这两组抽头阻值偏大,因此初步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造成2K1-2K4和2K1-2K5两组抽头断线,导致这两组抽头阻值无法测得。CT内部接线原理图和初步判断缺陷位置。

  3 缺陷处理

  由于需打开CT接线板的手孔进行检查和处理,所以需对本体进行排油。为减少排油量,先将本体瓦斯处的蝶阀关闭再进行排油,当油位低于手孔时停止排油。

  打开手孔后发现CT接线柱2K3内部的一根接线焊接处脱落,该线另一端连接2K4接线柱,缺陷原因与初步判断一致。从中可以看出,CT硬铜线通过焊接与铜片相连,连接处存在薄弱点,受力易脱落。该台变压器于1997年生产,已运行23年,由于焊缝老化变脆,在CT接线柱拆接线过程中稍微受力容易导致焊缝松动甚至断开。

  现场采用铜鼻子压接的方式进行处理,压接前用砂纸对铜线表面进行打磨,去除氧化膜,处理后进行回装,回装时注意与其他接CT线组保持足够的距离。

  处理完成后对其再次进行直阻测试,测试结果如表3和图6所示,经与1K1-1K4和1K1-1K5对比阻值有一定偏差,偏大的原因为铜鼻子压接铜线间的接触电阻,虽阻值有偏差但偏差不大,满足小于10%的偏差要求,缺陷消除。

  4 总结与防范措施

  (1)测得2K1-2K4和2K1-2K5两对抽头的阻值,调整测量夹子后无法测得这两对抽头的阻值,是因为断点接触面挤压在一起,所以阻值偏差较大,而在调整测量夹子时稍微带动了接线柱2K3,导致断点接触面松开,所以无法测得阻值。

  (2)直阻测量时应进行横向对比,偏差较大时应及时排查,找出原因,防止忽略本案例中铜线接触不良造成直阻偏差较大的情况,若未及时发现,运作中由于机械震动,极易造成CT开路。CT运行时不允许开路,否则在二次绕组上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,破坏绕组绝缘,造成设备损坏,保护失灵等后果。

  (3)在开展升高座CT二次拆接线、CT接线柱密封圈更换、CT改造等可能造成CT接线柱松动和断线的工作后,应进行CT直阻和绝缘电阻测量,防止CT断线。

  (4)二次人员(由市公司二次专业人员负责)进行升高座CT二次拆接线时,禁止使用电动扳手松动和紧固接线柱螺栓,防止由较强的外力旋转接线柱螺杆带动铜线导致CT二次引出线断线。

  电力知识之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异常情况处理

  2020年11月27日,在对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升高座CT直阻测量时发现部分抽头直阻异常,经分析和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需对本体进行排油处理,打开手孔检查后发现2K3接线柱铜线接头焊点脱落,导致接触不良。现场通过重新压接铜鼻子进行处理,回装后再次测量直阻,阻值正常,缺陷消除。

  2 过程及分析

  某220kV变电站#2变压器CT二次接线柱的密封圈老化严重,存在渗漏油的情况,此次结合变压器大修对CT二次接线柱的密封圈进行更换,二次线拆接工作由某供电公司二次人员负责。

  CT铭牌显示中压侧中性点的两组绕组对应各抽头变比和误差等级相同,修后进行CT直阻测量,如图1所示。测量时发现中压侧中性点2K1-2K4和2K1-2K5两对抽头的阻值异常,与1K1-1K4和1K1-1K5比较存在较大的偏差,不满足小于10%的偏差要求,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。

  调整电流电压测量夹子,在保证测量夹子接触良好的情况下再次对其进行测量时发现2K1-2K4和2K1-2K5两组抽头测不到阻值,电流加不上去。接下来开展排查,测量其他抽头的导通情况。

  根据测量结果,怀疑2K3-2K4间存在断线的可能,由于调整夹子前已测得这两组抽头阻值偏大,因此初步判断2K3抽头接线柱接触不良,造成2K1-2K4和2K1-2K5两组抽头断线,导致这两组抽头阻值无法测得。CT内部接线原理图和初步判断缺陷位置。

  3 缺陷处理

  由于需打开CT接线板的手孔进行检查和处理,所以需对本体进行排油。为减少排油量,先将本体瓦斯处的蝶阀关闭再进行排油,当油位低于手孔时停止排油。

  打开手孔后发现CT接线柱2K3内部的一根接线焊接处脱落,该线另一端连接2K4接线柱,缺陷原因与初步判断一致。从中可以看出,CT硬铜线通过焊接与铜片相连,连接处存在薄弱点,受力易脱落。该台变压器于1997年生产,已运行23年,由于焊缝老化变脆,在CT接线柱拆接线过程中稍微受力容易导致焊缝松动甚至断开。

  现场采用铜鼻子压接的方式进行处理,压接前用砂纸对铜线表面进行打磨,去除氧化膜,处理后进行回装,回装时注意与其他接CT线组保持足够的距离。

  处理完成后对其再次进行直阻测试,测试结果如表3和图6所示,经与1K1-1K4和1K1-1K5对比阻值有一定偏差,偏大的原因为铜鼻子压接铜线间的接触电阻,虽阻值有偏差但偏差不大,满足小于10%的偏差要求,缺陷消除。

  4 总结与防范措施

  (1)测得2K1-2K4和2K1-2K5两对抽头的阻值,调整测量夹子后无法测得这两对抽头的阻值,是因为断点接触面挤压在一起,所以阻值偏差较大,而在调整测量夹子时稍微带动了接线柱2K3,导致断点接触面松开,所以无法测得阻值。

  (2)直阻测量时应进行横向对比,偏差较大时应及时排查,找出原因,防止忽略本案例中铜线接触不良造成直阻偏差较大的情况,若未及时发现,运作中由于机械震动,极易造成CT开路。CT运行时不允许开路,否则在二次绕组上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,破坏绕组绝缘,造成设备损坏,保护失灵等后果。

  (3)在开展升高座CT二次拆接线、CT接线柱密封圈更换、CT改造等可能造成CT接线柱松动和断线的工作后,应进行CT直阻和绝缘电阻测量,防止CT断线。

  (4)二次人员(由市公司二次专业人员负责)进行升高座CT二次拆接线时,禁止使用电动扳手松动和紧固接线柱螺栓,防止由较强的外力旋转接线柱螺杆带动铜线导致CT二次引出线断线。

相关资讯

揭秘电缆市场潜规则:三招识破报价黑箱,避免被坑!
当低价陷阱遇上“黑心”套路:电缆市场的暗流涌动     2025年,线缆行业利润率已跌破5%,但仍有商家通过虚标材质、伪造资质、模糊报价等手段牟取暴利。据调查,超过40%的采购者曾因报价不透明蒙受损失。如何从鱼龙混杂的市场中突围?掌握这三招,轻松避开“报价黑箱”!         (图:优质铜芯与劣质铜芯对比,左为高纯度无氧铜,右为回收铜)   第一招:破解价格迷雾,看懂成本密码       1. 价格构成三要素    •  原材料成本:铜铝价的波动,电缆成本也相应调整。采购前务必查看行业平台“电缆宝”或“上海有色网”等实时铜铝行情,警惕“低价”陷阱。   •  工艺成本:优质电缆需经过束丝、绝缘层压制等数道工序,劣质品常偷工减料。   •  隐性成本:检测及相关认证(如3C、碳足迹报告)成本,无资质产品风险陡增。        避坑指南:  •  要求商家提供《检测报告》原件,扫描二维码验证真伪;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•  对比3家以上供应商报价,价差超15%需警惕。              第二招:火眼金睛,识破材料“障眼法”       2. 三步验真伪   •  看色泽:高纯度铜芯呈紫红色,劣质铜表面发暗、易氧化;    •  测韧性:优质绝缘层弯折20次无裂纹,回收塑料弯折5次即断裂;  •  查结构:多芯电缆填充物饱满、护套均匀,劣质品截面松散如“蜂窝”。           第三招:合同博弈,堵死“文字游戏”漏洞       3. 合同必签四大条款    •  明细清单:标注材质、规格、工艺,避免“型号相同、参数缩水”;    •  动态协议:约定“价格随铜价浮动调整”,防止后期恶意加价;  •  验收标准:明确第三方检测机构,不合格品全额退款;   •  违约罚则:延迟交货每日扣款0.5%,质量问题约定高额惩罚性条款。      
2025-03-21
留言应用名称:
客户留言
描述:
验证码

版权所有©湖北领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   鄂ICP备17023925号-1